第三百二十三章 多一个人多一分力_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堵上西楼 >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多一个人多一分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多一个人多一分力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起于微末第三百二十三章多一个人多一分力卢新庆背着呼延世经,跨过梯田台阶,下到谷底。

  有山挡风,池塘平静无波,几根长芦苇长满东南角,周遭长满狗尾巴草,芦苇对角位置是一座茅屋。

  一条大黄狗踏着草地从不远处奔来,对梁渠汪汪大叫,试图驱赶入侵者。

  “呿!呿!”呼延世经只简单叫几声,轻松赶走土狗,转头对梁渠解释道,“帮里养在山谷的,看到生人就喜欢叫。”

  “狗不错。”

  “大人喜欢送您。”

  “算了吧,家里已经有一条。”

  “那一定是条威风神犬!”

  梁渠:“……”

  来到茅屋前。

  连敬业从腰间取下钥匙串,寻找门房钥匙,边找边道。

  “英剑死后,程崇在谷底搭了一个小茅屋,平日里练功,睡觉,全在里面,除去必要的露面和操练帮众,基本不出来,吃饭也让人送到门口。

  我们以为程崇深居简出,是吊丧大帮主和二帮主,如今看来,他是吊丧自己儿子英剑。”

  梁渠回望梯田:“田是谁种?”

  连敬业回头道:“佃户种,以前后山上是空着的,程崇当上三帮主后说后山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种粮,日后让人打上山门包围住,说不得能坚持一段时日。”

  梁渠捧着册页写写停停,闻言抬头:“你们想法不少啊。”

  “咳咳,大人勿怪。”呼延世经见梁渠动笔,眼角抽搐,“只是几句玩笑话,帮里人那么多,半座山田,全收上来吃不上几天,种着玩玩的。”

  “放心,我没记下来。”梁渠望向梯田,“听人说,长湖与黑水河甲子前相连通,甲子后断开,是围湖造田的缘故?”

  连敬业推开门:“不止甲子吧,黑水河和长湖连通是大乾时候的事了,呼延佥事或许知道。”

  呼延世经解释道:“确实不止甲子,此话应当是哪个小辈和梁大人说的吧?”

  “三十岁上下。”

  “那是小辈没错,我今年九十有三,小时候长湖和黑水河已经不太相通,只是偶尔发大水能漫过去,充当泄洪口,围湖造田只是一部分原因吧。

  本身黑水河单方面向长湖泄洪,大量泥沙淤积于湖底,导致湖面不断抬升,南湖区逐渐堆成陆地,自身蓄洪能力大幅衰退。

  等大顺建国,人口年年涨,口一多要吃饭,吃饭要种田,湖田肥沃,长湖附近百姓就开始围湖造田。

  一面冲,一面围,双管齐下导致长湖越来越小,今天和百年前比起来,或许不到三成大。”

  “治水不治沙啊……”

  梁渠若有所思。

  他来时察觉到黑水河含沙量不小,冲刷造陆,长湖与河流的断绝是早晚的事。

  加上河流改道,指不定一二百年后,黑水河自己也会离开华珠县。

  “治水不治沙?”呼延世经琢磨两句,眼前大亮,“大人真是一针见血!今后若是大人能当那两江总督,说不得天下水患有救啊!”

  治河之法别无奇谋妙计,全在束水归槽,束水之法亦无奇谋妙计,惟在坚筑堤防。

  徐岳龙给梁渠的《修筑堤防总考略》与《护守堤防总考略》内皆提到过这句话,据说是前任两江总督所言,大致能看出面对水患,寻常人的治理方案。

  然而束水之策,只能来软不来硬。

  梁渠上过地理课,清楚要想缓解水患,唯一的办法只有顺应水文规律,去解决水土流失。

  “只是要如何治沙呢?”呼延世经想不明白。

  梁渠目露诧异:“斩伐林木,无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由此也,没学过吗?”

  呼延世经汗颜。

  “治沙的唯一办法只有种树,典籍上全有,朝廷亦不是不知道水患和种树的关系,只是不好去做。

  想要种树种出效果,要耗费多少时日?多少钱财?今日种,明日家里缺柴的百姓已经盯上,后天结婚讨亲的人家缺个家具,要個凳脚。

  只有下天文数字的成本才能做到,但没人能去保证下这个成本必然有结果,同时你还要兼顾民生,不搞得天怒人怨。

  总之,种树治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知道且能做到的,几乎没有。”

  “几乎没有?”呼延世经一愣,“大人意思是有人做到过?”

  梁渠没有回答呼延世经,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法有误。

  前世经验不能照搬,没有怪力乱神,的确只能种树无疑,但放在大顺……

  梁渠想到平阳县下的那条暗流通道。

  此等违反水文规律的通道,完全不像是自然产生……

  “大人?”

  “一个你不知道的地方。”

  梁渠随口应付呼延世经,进到房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sxl8.cc。堵上西楼手机版:https://m.dsxl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